编者按:6月14日,抚顺日报刊发文章《我市以人才驱动发展 助力基层产学研阵地建设》,对我校与抚顺市人才办、科技局积极合作,开展“教授博士进企业”,通过科技挂职、技术咨询、联合攻关等方式,为地区经济发展和企业科技攻关、成果转化提供人才智力支撑进行了报道。现将相关内容转载如下:

“我叫王俊,中国科学院博士,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教师。在组织的安排下,我就任新宾县南杂木镇镇长助理,帮助南杂木合金铸钢厂拓展了日本市场,组织当地企业参加了在上海举办的跨国采购会,协助抚顺宏业机械厂与德国海因里希乔格有限公司达成了合作意向。当知识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作用,我才真正体会了博士的价值。”6月8日,在抚顺市人才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现场会上,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博士王俊自豪地说。
王俊博士取得的成绩并非个例,事实上,他只是我市和辽宁石油化工大学选派到地方进行科技服务的教授专家中的一员。目前,已有107名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的教授博士通过挂职、顾问(兼职)、顶岗、服务团队等方式,深入我市55家企事业单位开展科技服务,培养企业研发人员和管理人员100余人,与40家企业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为地区经济发展和企业科技攻关、成果转化提供了人才智力支撑。
近年来,市人才办、市科技局加强与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以特色工业园区为依托,以重点项目和关键技术为切入点,开展了“百名教授博士服务抚顺”等活动,建立了“教授博士工作站”“硕士服务站”等柔性引智平台,创建了望花政产学研联盟和高新区创新创业基地等多个产学研合作阵地。据望花政产学研联盟理事长王朝军介绍,望花政产学研联盟涵盖了区域内科技资源和工业资源优势,吸纳了辖区内的高校、企业等76名会员参加。针对区域内煤、油、钢等金属材料产业链延伸及其深加工,展开了实用性、产业性等科研成果转化工作,推进了区域内中小微企业依靠科技进步提升发展的能力。2015年底,在科技部主办的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上,作为惟一一个区级单位荣获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奖。
市人才办、市科技局将紧紧围绕“一极五业”发展战略,大力实施人才驱动,积极与本地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狠抓基层产学研阵地建设,通过科技挂职、技术咨询、联合攻关等方式,组织高层次人才与项目技术需求科学匹配、精准对接,切实为各县区产业项目创新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与智力保障。